各院部:
根据《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青岛市科技惠民示范专项管理暂行办法》(青科规〔2021〕6号)和我市科技创新规划相关要求,启动2022年青岛市科技惠民示范专项(第二批)项目申报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方向和要求
(一)生命健康领域
方向:儿童孤独症干预前沿治疗方法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基于医学应用行为分析研究多感官综合康复训练系统,包括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应用、智慧康复教室等;研究生物新技术在孤独症治疗中的应用,包括研究孤独症患儿胃肠道微生物功能的变化,对粪菌移植疗法改变肠道生态系统及改善孤独症症状效果综合评价;以音乐疗法为主的辅助治疗在改善孤独症治疗效果评价与应用研究。
考核指标:开发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1套,构建具有示范性沉浸式智慧康复教室;建立儿童孤独症音乐疗法辅助治疗体系;对孤独症合并胃肠道菌群改变患儿粪菌移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项目实施起2年内,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申请专利1项以上。
申报要求:1.项目申报单位须具有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执业资质,并有孤独症鉴定资质和康复定点的医疗机构。
2.鼓励申报单位通过产学研用方式联合申报。牵头单位负责审核参与单位的申报资格,各申报单位须签订联合申报协议,明确约定各自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和经费(包括自筹经费)等内容。
3.2022年当年有在研项目、有2次验收未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正常参加2022年验收的项目除外)。
2022年支持项目1项,支持资金不超过200万元。
(二)城市品质提升领域(揭榜制)
1.申报方向及需求目标
方向1:胶东国际机场智慧空港监管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研究
需求目标:融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智慧空港监管系统,建立一套维护人员、货物安全及便利化、促进临空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和综合应用方案。通过AI(人工智能)学习,科学建模,构建智能监管工作流程和环节,堵塞防控漏洞,并通过云端获得风险信息、专家支持等资源;利用5G+AI、VR 、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实时信息交互、立体可视、直观信息辅助、智能身份核查、智能协同执法、智能巡检等监管场景,实现对风险目标的先发、精确监管,提高通关旅客无感体验;构建智能物联网系统,实现航班及货物提前研判、风险分析、轨迹追踪、环节控制、库管位移、卡口比对、自动放行,促进青岛航空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具体需求目标如下:
(1)研发5G+AI/VR智慧空港系统,搭建5G专网,利用5G、AI、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远程查验、线上检疫,货物及人员监管更加高效便捷,预期通关时效提高30%,通关成本降低20%;
(2)采集视频与业务自动关联,实时上传,通过后台数据库进行人员信息比对分析,自动获取查验事项对应法规政策支持;
(3)完成货运区智慧卡口建设,在卡口实现对进口货物的自动比对放行以及对出口货物的自动运抵;
(4)开展2次以上技术培训、技术交流、能力验证等合作活动,申请或获得自主知识产权3项以上,形成技术应用方案1套,建立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应用示范点。
2022年支持项目1项,支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方向2:全天候多场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
需求目标:结合图像处理算法,研究逆光与夜间无补光情况下高清晰全彩色实时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基于多谱高维信息融合的视频采集技术以及精密的优化算法;研究复杂气候下视觉穿透技术和透雾、雨、雪天气、水下等恶劣环境下图像复原技术;研究基于清晰化前提的视频特征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具体需求目标如下:
(1)研发出适合于宽域光照条件下的光学组件及其适配的传感器芯片并实现小规模量产;
(2)优化图像处理算法,实现逆光和夜间无补光情况下高清晰全彩色实时视频图像处理;
(3)实现复杂气候下视觉穿透和图像复原,研发出全天候多场景智能视觉设备;
(4)实现卡口车内人脸识别及无补光车辆抓拍、渔港无补光远距离(≥500米)监控、道路透雾检测预警等场景示范应用。
2022年支持项目1项,支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方向3:青岛超低碳社区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需求目标:针对既有建筑、新建建筑节能效果、隔音降噪和室内空气质量差的问题进行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分析不同建筑类型、建筑本体结构情况、用能供能系统设备运行特点等,研究适用于青岛市城市既有建成区和新建建筑的超低碳更新技术体系和实施路径;以碳数据为核心建立超低碳社区建设、运行评估标准;集成应用光热、光储直柔、海水源热泵、高性能保温材料、大数据智慧化管理等先进技术;在建筑超低能耗改造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绿色环保生态理念,打造具有超低碳、舒适健康的建筑体系;研究超低碳社区建设的高效管理模式和推进方式。具体需求目标如下:
(1)构建适宜的超低碳社区技术体系,针对能源、建筑、交通、人文等系统提出科学有效、经济可行的零碳解决方案;
(2)实施落地光热、光储直柔、海水源热泵、高性能保温材料、大数据智慧化管理平台等技术的应用和示范,对各项技术应用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性分析和总结;
(3)编制超低碳社区建设运营评价标准;基于超低碳社区建设经验,形成超低碳社区建设指导意见;
(4)提出在城市超低碳更新过程中的应用机制和推广建议等。
2022年支持项目1项,支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方向4:建筑固体废弃物超低碳再生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需求目标:分析建筑固体废弃物的物质组成和特点;研究各类废弃物的回收方式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再生的技术途径;设计废弃物分离、回收和再生产的超低碳工艺;探索园区内能源和水资源的梯级循环利用模式;分析生物质锅炉、光伏发电、多温裂解与热回收、海水淡化、雨水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制定建筑固体废弃物处置再生全过程的零碳解决方案;研究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减排作用和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具体需求目标如下:
(1)确定建筑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法和途径;
(2)形成完整的建筑固体废弃物零碳再生技术体系,包括废弃物、废水、废气、废热等资源的综合回收和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建筑废弃物处理过程的100%资源化利用和零碳能源利用;
(3)实施落地光伏发电、余热回收、海水淡化、雨水回收利用、纯电动运输车等技术的应用和示范;
(4)实现建筑固体废弃物利用的碳减排效果和环境效益量化分析。
2022年支持项目1项,支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方向5:低碳超高浓度酿造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及产业化
需求目标:针对酿造行业资源高消耗、高污染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问题,研究突破行业节能降耗减排、清洁能源、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实现多种绿色低碳酿造技术集成,如24ºP酿造技术,实现全球最高发酵浓度工业化生产;大幅减少传统酿造生产的发酵周期;引入清洁能源“绿电”,推动行业“绿电”应用研究与推广;系统研究智能制造模式,最终打造碳中和示范工厂,促进全产业链的绿色化、智能化。具体需求目标如下:
(1)研究构建全球最高发酵浓度24ºP以上酿造技术,制定工业化的技术标准和生产规范;
(2)建立快速发酵技术,减少发酵周期20%以上;
(3)绿色低碳酿造集成技术吨酒成本节约20元,碳排放降低15%以上;
(4)绿色低碳酿造集成技术推广厂家至少3家;
(5)建立至少1家碳中和示范工厂。
2022年支持项目1项,支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2.申报要求
(1)揭榜制项目按照《青岛市科技计划“组阁揭榜”项目组织实施工作规程》执行。揭榜制项目资金以企业自筹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为主,财政资金补助对象主要为企业。
(2)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产学研用合作方式联合申报。
(3)牵头单位负责审核参与单位的申报资格,各申报单位须签订联合申报协议,明确约定各自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和经费(包括自筹经费)等内容。
(4)2022年当年有在研项目、有2次验收未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正常参加2022年验收的项目除外)。
(三)现代农业领域
1.申报方向
方向1:陇南玫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研究内容: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优化玫瑰新品种,开发花香纯正、经济价值高、食药两用的玫瑰新种质,并配套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探索玫瑰促成栽培技术,提前花期,延长供应期;研发系列玫瑰加工产品、延伸至旅游产品;通过技术指导和培训,促进当地玫瑰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快培育具有陇南特色的玫瑰品牌,实现农民增效增收,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考核指标: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筛选、培育花香纯正、经济价值高、食药两用的优良玫瑰品种1-3种;繁育种苗3万株,示范推广100亩以上;集成玫瑰新优品种标准化生产技术1套,实现农残零残留;研发玫瑰促成栽培技术,延长经济价值期;开发玫瑰旅游新产品2-3个;建设高标准玫瑰研学基地1个;年选派赴陇南科技人员不少于8名,开展科技培训,每年培训专业技术人才200人次以上;申请专利1-2项。
2022年支持项目1项,支持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方向2:陇南果树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及栽培技术示范项目
研究内容:针对陇南特色林果业快速发展缺乏果树新品种苗木及先进技术引领的突出问题,选择适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易于产业化的果树树种(葡萄、蓝莓、草莓、苹果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及其优良品种,开展果树抗性砧木引进选育技术、果树优质苗木繁育技术、果树砧木及品种资源多维度开发利用研究;探索果树砧木及品种区域化、标准化、设施化优质高效种植模式,形成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体系;通过果树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相应树种栽培技术集成及高效栽培模式示范,引领陇南果树产业升级及创新发展;培训果树专业技术带头人,适地适树发展果树生产,加快果树先进栽培技术和模式的推广应用,使现代果树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栽培示范、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等方式对陇南果树全产业链技术进行指导服务,促进建成果树苗木可追溯体系,培育一批市场信誉度好、竞争力强的优势品牌。
考核指标:引进果树种类5个以上,每个树种3~5个品种,各类砧木8~10个;在陇南市建立果树种苗繁育基地1处,面积50亩。其中,采穗圃10亩、种苗繁育圃40亩,繁育优质种苗10万株;选择2~3个树种,建成现代果树栽培核心示范区50亩,推广面积500亩以上;年选派赴陇南科技人员不少于8名,开展科技培训,年培训专业技术人才200人次以上。
2022年支持项目1项,支持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方向3:定西食用菌新品种引进筛选及栽培技术示范与应用
研究内容:面向甘肃省定西市食用菌产业,以筛选适合当地大棚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为研究方向。重点开展香菇栽培品种的引进、筛选与优化,以及良法配套技术研发;开展有市场前景的优质珍稀食用菌品种的引进与驯化,以及良法配套技术研发;食用菌菌种的繁育与复壮技术研发;次等香菇的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建立食用菌栽培核心示范区,培训当地技术骨干,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为定西市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引进、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高产高效香菇品种1-2个,集成适合当地栽培的大棚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1个;引进有市场前景的适合当地栽培的珍稀食用菌品种2-3个,集成适合当地的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1个;集成次等香菇深加工工艺技术1个,形成新产品1个;建立食用菌栽培核心示范区100亩以上,辐射带动食用菌栽培500亩以上;选派赴定西科技人员不少于8名,每年度培训技术从业人员200人次以上。
2022年支持项目1项,支持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方向4:通渭县优质马铃薯品种引进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应用
研究内容:面向甘肃省通渭县马铃薯产业,以筛选适宜当地生态区域种植的高淀粉、高干物质,生育期适宜的马铃薯新品种为研究方向,重点开展马铃薯品种的选择及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建立马铃薯新品种高效优质栽培技术规范;集成新品种高效优质栽培生产技术并示范;培训当地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骨干,助力乡村振兴,为当地农民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鉴选出适宜通渭县当地生态环境的高淀粉、高干物质,生育期适宜的特色新品种1-2个;集成当地生态区马铃薯新品种高效优质栽培生产技术规范1-2套;建立核心示范区500亩以上,辐射推广应用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5000亩以上;选派赴通渭县科技人员不少于8名,培训技术从业人员300人次以上。
2022年每个方向支持项目1项,支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2.申报要求
(1)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产学研用合作方式与科技协作实施地单位联合申报。
(2)牵头单位负责审核参与单位的申报资格,各申报单位须签订联合申报协议,明确约定各自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和经费(包括自筹经费)等内容。
(3)2022年当年有在研项目、有2次验收未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正常参加2022年验收的项目除外)。
二、申报条件
(一)申报项目必须符合本指南所规定的支持领域和方向,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实施方案科学合理,技术路线成熟,预期目标明确,经费预算合理。
(二)项目申报单位须为在青岛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项目。参与单位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三)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人才团队,具备完成项目所必须的基础条件。项目负责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职业道德和实施项目所需的创新、组织与管理协调能力。
(四)申报单位应具有健全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或办法),对项目资金能够全面实行预算管理,科研经费设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三、资金支持方式
(一)生命健康领域支持重点项目1项,执行周期2年。项目立项后拨付支持资金的50%,中期评估合格后,拨付剩余资金。
(二)城市品质提升领域支持重点项目5项,全部采用揭榜制,每项支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执行周期2-3年。项目立项后拨付支持资金的50%,验收合格后根据审计报告核定资金支出情况拨付剩余资金。
(三)现代农业领域支持重点项目4项,每项支持资金不超过100万元,执行周期2年。项目立项后拨付支持资金的50%,中期评估合格后,拨付剩余资金。
四、申报说明
(一)申报渠道
申报单位使用“科技计划项目服务平台(试用版)”(http://222.173.102.106:28090),注册项目申报账号,经科技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系统,进行网上申报(推荐使用火狐、360、谷歌浏览器登录,请勿使用IE浏览器)。
登录后,通过“项目管理”—“项目申请”—“新建”对话框选择:申报年度“2022”—“一级类别、二级类别、三级类别”根据所申报项目选择正确的对应选项(例如,科技惠民示范专项—生命健康领域—儿童孤独症干预前沿治疗方法研究及应用),网上填报并提交相关材料。网上提交的项目申报材料将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系统注册成功后,请妥善保存登录名和密码,以便随时进入系统查看项目申报及任务书签订、项目管理等情况。
(二)申报材料
在线填写相关表单及附件材料(附件仅用于证明申报书中陈述内容真实性的证明材料,供项目评审专家参考)。相关附件包括:
1.符合申报总体要求的有关项目及申报单位情况的证明文件;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3.项目预算表及预算说明;
4.项目绩效目标表;
5.企业单位提供当期财务报表或上年度审计报告,事业单位提供当期经费收支表;
6.项目依托单位及项目申报负责人诚信承诺书;
7.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8.其他相关材料。
上述材料为电子版,涉及各类证照及证明材料请扫描或拍照原件上传系统。
(三)项目受理时间
项目申报单位须于系统申报开放时间(2021年10月26日9时至2021年11月8日12时)内完成在线申报提交。区(市、功能区)科技主管部门和单位主管部门应于2021年11月8日17时前完成项目在线审核,并添加意见后提交。申报材料及审核推荐按时提交的,方可视为完成申报;其余情况均视为未完成申报。
(四)业务咨询及监督
1.业务咨询
学校科技处 联系电话:86981837
市科技局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处 联系电话:85911341
2.技术咨询
联系电话:0532-80993136
科技处
2021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