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7项业务实现“不见面”办理

发布者:张勇发布时间:2020-11-23浏览次数:263

(科研管理科:张勇,审核:李福来)

随着科研管理的日趋规范,在科研项目管理业务中,许多环节需要填表和多部门审批,耗费科研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为进一步营造潜心科研环境,更好服务广大科研人员,学校科技处大力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为试点,进行科研业务流程再造,7项业务实现线上“不见面”办理。其中,项目立项、项目结项、经费拨付等3项业务实现科研人员“零操作”,合作外转、外协拨付、绩效发放等3项业务实现“不见面”审批,经费结转业务实现“零跑腿”,相关审批材料自动电子归档。

从教师繁琐填表,到“零操作”:学校牵头项目的立项、结项等项目管理业务,由科技处全流程办理,经费拨付业务由科技处批量入账,财务处集中拨付,3项业务全面实现科研人员“零操作”,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数据准确性。相关业务每年约可减少科研人员填报数据近8000条,100%减除科研人员填报工作量,也大大减轻了院部审核工作量。

从多部门审批,到“不见面”审批:合作外转、外协拨付等需要科技处公示和审批、财务处办理的对外支付业务,以及绩效发放业务的科技处审批环节,项目负责人发起申请,线上审批完成后,可以在线打印审批单,30万以下支出实现科技处“不见面”审批。以绩效发放业务为例,每年约可减免近300个项目绩效申请的院部与科技处审批。

从多部门流转,到“零跑腿”:经费结转业务,项目负责人只需在线发起申请,院部、科技处、财务处后台审批与流转,实现科研人员“零跑腿”。每年约可减免90余名科研人员办理经费结转业务的多部门审批工作。

从纸质归档,到电子自动归档:线上审批后,相关审批材料自动归档。项目立项、结题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复文件,由科技处集中上传至科研创新服务平台项目相关文档,实现电子归档,方便广大科研人员查阅。

学校科研管理业务“不见面”办理试点,充分解放了科研人员双手,营造了潜心科研环境,提高了科研服务满意度,以实际行动推进了科研“放管服”改革。

撰稿:张勇(科技处),谭树成(石油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