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校科技工作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目标,加快构建完善重大项目、重大成果、重大平台、高端人才“三重一高”有机融合、相互支撑的新时代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体系,支撑中国特色能源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助力“双碳”背景下国家能源战略实施,取得重要进展。
1. 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高层次科研平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学校牵头获批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第二依托单位新增化学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9家海洋工程装备企业签署共建协议深入开展战略合作。此外,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创历史新高,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为核心,与省部级平台相互支撑、有机衔接的,服务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层次科研平台体系日臻构筑完善。
2. 4人获国家杰青,国家级科技人才取得重要突破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项,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者是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曹丹平、石油工程学院张凯、机电工程学院蔡宝平、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蒋文春。此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4项,获得者是石油工程学院刘敬平和张伟(海外)、化学化工学院冯翔和吴文婷,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十四五”已累计获批8项,较“十三五”实现翻番。“十四五”以来,通过实施“卓越青年科学家培育计划”,开展“卓青专项”“卓青沙龙”“卓青导师”三大行动,有力助推了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
3. 重大项目持续新增、层次提升,有组织科研成效更加凸显
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6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3项,及其他省部级重大项目20余项;签订塔里木油田“揭榜挂帅”项目、山能集团技术开发项目等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科研合同5项;首次获批J科委*73计划项目,实现项目层次突破,全年JG科研经费超3000万元。校院两级协同,聚焦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前瞻谋划关键领域,深化有组织科研,集成攻关与自由探索并举,保障了重大项目数量和层次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稳步提升。
4. 多人获高层次科技人才奖,高水平科技奖励再获佳绩
多项高层次科技人才奖取得突破,石油工程学院戴彩丽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操应长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石油工程学院孙宝江荣获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第五届“杰出工程师奖”。高水平科技奖励再获佳绩,共获省部级奖励76项,其中一等及以上奖励33项。牵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10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牵头获海洋工程科技奖特等奖1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不断在通用学科取得突破。
5. 多个团队参与重大科技攻关,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明显提升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符力耘团队参与完成首次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业,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曹学文团队参与完成“深海一号”大气田首次水下管道清理作业、李玉星团队参与完成国内首次掺氢天然气管道燃爆试验,上述工作得到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关注、报道。另外,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微微在“探索一号”科考中完成自研近海底磁力梯度测量系统海试验证,新能源学院蒋文春牵头制定的标准T/CSTM 0056-2021《承压设备局部焊后热处理规程》入选工信部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
6. 发起成立深层油气领域全国首个创新联盟,打造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依托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校联合34家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发起成立深层油气创新联盟,聚焦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重大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难题和全局性重大战略,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为深层油气低成本、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技术和人才支撑。我校任联盟第一届理事长单位,校长郝芳院士任联盟第一届理事长。深层油气创新联盟的创建,是学校推动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资源集聚、协同攻关、联合育人,有机衔接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着力打造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7. 科研经费再创新高,基础科研与科技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全年到位科研经费9.6亿元(科研统计口径),较2022年增长超1亿元,同比增长12%、连续两年超10%,其中纵向经费3.25亿元、横向经费6.35亿元。学校持续聚焦油气勘探开发、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现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基础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需求,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项,连续七年超百项,稳居石油高校首位。签订技术合同1205项,总金额7.14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500万元以上的13项。
8. 70周年校庆学术活动扎实开展,圆满落下帷幕
制定实施70周年校庆“学术强校工程”方案,组织举办包括7大主题论坛、22场高水平学术会议在内的各类学术活动超300场次,有力支撑校庆整体氛围营造,助力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持续打造“黄岛讲坛”学术交流品牌,支撑“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石大文化建设,组织举办22场,23位中外院士在内的43位专家登坛开讲,以“现代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专门开设“70周年校庆”特别论坛,作为校庆系列学术活动的重头戏,云集国内能源行业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家,7位两院院士、5位企业高级专家先后登台做学术报告。
9. 学校科协受到山东省和青岛市科协表彰
经学校科协推荐,中国石油大学校史馆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共有8家高校校史馆入选;趣味力学科普工作室入选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学校首次;郝芳院士、姚军教授被授予中国石油学会首批会士称号;刘建林获“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全省仅10人;符力耘、孙宝江、刘建林获十一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学校科协积极选树典型,深入挖掘事迹,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注重利用科协科普工作提升学术学风软环境,取得良好成效,被山东省科协评为“高校科协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被青岛市科协评为“企事业科协工作先进单位”。